事件:媒體曝羊城花4.47億造20座天橋
據同城媒體報道,“關于人行過街設施建設計劃”最早由廣州市發(fā)改委的一份文件中透露出來,按照計劃,今年廣州在現狀步行交通密集的商業(yè)中心及交通樞紐地帶,將新建人行過街天橋20座、過街隧道1座,改造人行過街天橋1座,并對B R T沿線24座人行天橋增建雨棚工程。
據顯示,整個《計劃》由財政撥款4.47億元,20座新建人行天橋中造價超過1000萬元的就占了16座,其中“海聯(lián)路跨馬涌橋”的造價更是高達2800萬元;另外,BRT沿線人行天橋增建雨棚工程,每站的造價也超過500萬元。,
反映:網友多反對 建議選址、造價聽證
大洋記者查閱了早前有關天橋造價的報道,發(fā)現人行天橋的造價多不超500萬,BRT的雨棚造價在200萬元之內……如今廣州動輒千萬去修新的人行天橋,崮中未能理清的爭議實在太多。
“2000萬天橋難道能用2000年?”媒體報道一出,旋即在網上引起網友一片熱議。據本網近日開展的投票調查反饋,783個有效投票中超過53%的網友“反對花巨資修天橋”,認為這“絕對是浪費納稅人錢”的行為,有網友直言:“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4億能夠辦好多民生實事了……”另外,有6%左右的網友認為,“天橋可以建,但在造價、設計選址上仍需要論證聽證”……
官方:發(fā)改委“并不知情” 建委傳真三日未復
“一座天橋要耗上千萬?”“估價依據到底是什么?”帶著網友們的疑問,24日下午,記者聯(lián)系了廣州市發(fā)改委的有關工作人員,得到的答復卻出乎意料。工作人員稱,發(fā)改委并沒有向外公布該計劃的具體細節(jié),“不知道媒體如何獲悉其中(《計劃》)內的具體數據。”不過,該工作人員并沒有否認《計劃》真實性,表示發(fā)改委對項目細節(jié)并不清楚,只負責項目的審批工作,具體工程計劃、造價等細節(jié)是市建委確定的,建議記者向市建委了解。
幾費周折后,記者前日又電話聯(lián)系了市建委宣教處的相關負責人。當記者提出對“天橋造價”的疑問時,該負責人表示,“媒體如果有采訪要求,需要提前發(fā)采訪提綱傳真才能給予具體回復”,負責人拒絕了記者電話采訪。當日(28日)下午,記者按照要求,撰寫采訪申請并另附“天橋造價的估價依據”等幾個問題一并傳真至有關單位,等待市建委的書面回復。
不過發(fā)出的傳真猶如石沉大海,隨后兩天里,記者沒有收到市建委方面任何答復。記者今日早上嘗試再次聯(lián)系相關負責人,截止發(fā)稿時,該負責人的電話一直無人接聽,短信也沒有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