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Flipboard的發(fā)布曾引起科技界的一場轟動,被譽為iPad上革命性的新聞應用。其后,雖然出現(xiàn)了不少的效仿者,卻沒有影響Flipboard良好的發(fā)展勢頭。Flipboard的全球下載量至今已經(jīng)超過840萬,在iPad版之外,公司還推出了iPhone版本,Android版也開始了公測。去年12月的時候,F(xiàn)lipboard還發(fā)布了中文版本進軍中國。Flipboard所取得的成功,除了社交雜志先行者的地位,也離不開其出色的設計。
近日,Mashable網(wǎng)站采訪了Flipboard的設計主管Marcos Weskamp。
Marcos Weskamp從2010年3月開始擔任Flipboard設計主管。在此之前,他在Adobe工作了兩年半,最得意的作品之一是對“生命百科”(Encyclopedia of Life)的視覺化,那是一個包括了180萬物種的視覺圖,可以進行觸控交互。
Marcos Weskamp是雜志愛好者。對于雜志,他最喜歡的地方是每一頁的元素都有特別的目的。“我非常喜歡每個故事之間的流動,在瀏覽每個頁面的時候,你的目光在標題、圖片、引用和文章之間不斷轉(zhuǎn)移。在雜志的世界里,每個頁面都是大圖景的一個小部分,每個元素都試圖吸引你去閱讀其中的故事。你可以很輕松的瀏覽雜志,當發(fā)現(xiàn)有趣的東西時,沉浸于其中。我非常喜歡那種感覺。我覺得那是我們在網(wǎng)絡上已經(jīng)失落的東西”。
因此,F(xiàn)lipboard在提供最好的內(nèi)容的同時,還要提供沉浸而流暢的體驗,如同閱讀雜志一般。“在Flipboard上,我們鼓勵讀者做的事情只有一件:翻動。打開應用,開始翻動。通過將阻礙最小化,鼓勵用戶關注于內(nèi)容”。
Marcos說他設計的方法是,首先確定想要添加什么功能,然后用最好、最漂亮的方法去實現(xiàn)它。這看起來很簡單,但是真正的設計卻是一個耗時的過程,Marcos的桌子上總是擺滿了各種草圖和構想。每次新的設計元素都要經(jīng)過上百個草圖,以及“設計討論”。這種討論每周都會進行。
Flipboard總是在增加功能,但總是試圖保持界面和導航的簡單化。“只要將關注點放在體驗。任何不是“內(nèi)容”的東西,都被認為是多余的東西。我們只關注于如何圍繞內(nèi)容設計合適的界面,不干擾讀者的意圖,簡單的說,就是閱讀、收聽、享受。”
Marcos的工作很是繁忙。不過他有時也會進行長時間的休假。這是因為長期關注于某個特定的任務,會失去設計的靈感。他會刻意找一個沒有手機信號的地方,來一次大放松,只專注于簡單的日常事物。當他回來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對自己的手頭工作有了新的觀點。
目前,F(xiàn)lipboard的設計團隊是3個人,但是在Marcos看來,公司的每個人都是設計師,他們的工作都會影響到用戶體驗。“快速的服務器響應對于設計也有很大的影響,我們在所有可以調(diào)整的方面進行努力。每周五下午5點的時候,我們會有一個演示時間,叫做‘Mock O clock’。公司里的每個人都有機會展示自己最近的工作”。因此,設計團隊之外的員工常常能對應用的設計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
公司關注設計的文化跟CEO Mike McCue不無關系。Marcos認為Mike McCue是一個真正有遠見的人,同時對細節(jié)非常著迷。
對于這個關注設計的團隊來說,iPhone版的推出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開發(fā)iPhone版的時候,團隊考慮到用戶使用模式的變化。iPad的使用時間一般是下午8點到晚上1點,而且時間上的延續(xù)性較強,而iPhone的使用時間是一天內(nèi)的間隔時段。以此為根據(jù),設計團隊開發(fā)了Cover Stories的功能。這個功能是將社交網(wǎng)絡上分享的最有趣的故事、圖片、視頻等挑選出來,作為單獨的部分呈現(xiàn),這成為iPhone版上的核心功能。在iPhone版的界面設計上,團隊是從頭起步的,重點考慮的是如何快速瀏覽內(nèi)容,同時保持雜志的感覺。
Flipboard取得的成功,難免會使人懷疑專門的雜志應用是否還有未來。對此,Marcos認為,雜志應用有自己的獨特的價值的,因為其中的編輯、設計、排版等工作,都是無法進行數(shù)字化復制的,它能滿足讀者的特別需要。而Flipboard給予讀者的是社交網(wǎng)絡中分享的信息,和雜志應用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