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國外媒體報道,登上媒體頭版頭條的無人機通常是中央情報局和美國陸軍全副武裝的無人機,用于在巴基斯坦等地區(qū)打擊恐怖分子,有時也會造成無辜平民傷亡。相比之下,高科技無人偵察機的體積遠遠小于武裝無人機,設計靈感來源于昆蟲,采用遠程遙控。美國可能在未來部署這種微型機器昆蟲,執(zhí)行軍事偵察任務。
最近幾年,一系列微型無人機浮出水面,在設計上立基于與飛行昆蟲同樣的物理學原理。2007年有報道稱,怪異的飛行物體盤旋在反戰(zhàn)抗議者上空。這些報道引發(fā)猜測,認為美國政府正在秘密研制執(zhí)行偵察任務的機器昆蟲。當時,美國官員否認這種推測,昆蟲學家給出的“怪異物體為蜻蜓”的解釋無法平息人們的猜測。已退休的空軍上校、無人飛行器專家湯姆-厄赫哈德在當時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時表示美國正在秘密研制這種機器人。
2008年,美國空軍揭開了昆蟲大小的偵察機的神秘面紗,尺寸與大黃蜂相當,很難被人發(fā)現(xiàn),可以飛進建筑拍照,甚至攻擊武裝分子和恐怖分子。大約在同一時間,空軍還公布了所謂的“致命迷你無人機”,在設計立基于達芬奇的撲翼飛機設計圖??哲姺矫姹硎荆@種機器人將在2015年服役。美國軍方在公布其技術裝備方面一直非常謹慎小心,這不禁讓人們懷疑軍方究竟秘密研制了多少機器昆蟲。最近,賓夕法尼亞州大學綜合機器人自動化感知研究實驗室演示了微型無人機群,由20個納米技術制造的四旋翼無人直升機構成,可在編隊飛行時保持同步。
這項研制計劃名為“SWARMS”(自制機器人可擴展群與移動傳感器的英文首字母縮寫),目標是將群技術與仿生無人機結合在一起,用于在復雜、危險和資源受限的敵方環(huán)境執(zhí)行偵察任務。它們只需操作人員進行少量操控或者無需操作人員直接進行監(jiān)督。
未來的無人偵察機將模仿周邊環(huán)境,讓敵人很難發(fā)現(xiàn)。研究人員表示昆蟲的機械學特性可以被“逆工程”,用于設計微型機器人,執(zhí)行戰(zhàn)場偵察任務,搜索壓在碎石下的傷者。經(jīng)過長時間的進化,昆蟲和其他飛行動物進化出完美的身體特征,擁有令人吃驚的飛行能力,這些特征為科學家提供了靈感。
長久以來,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一直在研究納米-仿生微型飛行器。2008年,這個美國軍方研究部門舉行了一場討論會,討論仿生機器人武器。目前,美國研究人員已經(jīng)研制出仿生無人機,擁有昆蟲的眼睛,蝙蝠的耳朵,鳥的翅膀,甚至于蜜蜂般的毛發(fā),用于探測生化武器和核武器。
美國并不是唯一一個研制微型無人偵察機的國家,其他國家也在進行這種研究,例如法國和荷蘭。法國已經(jīng)研制出撲翼仿生微型無人機。2011年,荷蘭BioMAV(仿生微型飛行器的英文首字母縮寫)項目研制出一款名為“鸚鵡AR”(AR代表“增強現(xiàn)實”)的無人機?,F(xiàn)在,這款無人機以飛行視頻游戲的形式在美國銷售。
英國牛津大學動物學家理查德-鮑姆菲雷進行了研究,進一步了解昆蟲翅膀如何在過去3.5億年時間里不斷進化。他在2011年表示:“大自然早已解決了如何設計微型飛行器的問題。我們的研究從大自然身上獲得靈感,所得出的發(fā)現(xiàn)能夠讓研制具有較高空氣動力學特性的新型微型偵察機成為一種可能。除了體積與昆蟲相當外,這種機器人的飛行也與昆蟲類似,同時能夠與周圍環(huán)境融為一體。”
昆蟲擁有令人吃驚的飛行能力,能夠準確著陸,而后快速起飛。在將來的某一天,機器昆蟲將用事實證明,它們能夠讓軍方在戰(zhàn)爭中獲得至關重要的戰(zhàn)術優(yōu)勢,同時也可用于在災難發(fā)生后拯救生命。毫無疑問,軍方希望研制出一系列微型機器人,可以飛進洞穴和設有障礙的房間,傳回有關里面的人和武器的實時影像。
鮑姆菲雷指出:“在邁克爾-克萊頓上世紀80年代的影片《霹靂追魂彈》中,觀眾看到了恐怖的機器蜘蛛并留下深刻印象。我們研制的機器人可以按比例縮小,更像是《哈利-波特》系列影片中的魁地奇球,可以盤旋和鼓翅。科學家當前面臨的問題是,飛機無法盤旋,而直升機的速度又太慢。此外,也很難將它們按比例縮小。借助于模仿昆蟲的設計,所有這些特性都可以整合在一起。人類的飛行歷史只有100年多一點,昆蟲卻長達3.5億年,掌握更先進飛行技術的顯然是昆蟲,而不是我們?nèi)祟悺?#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