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向富人學投資:寧做正確方向烏龜 不做錯誤方向兔子
你以為只要努力開源就能讓生活無虞?根據(jù)定律,賺得越多也會花得越多,富人們可是相反的運作思維。
投資社會人人都在告訴你高拋低吸,富人們早不這么干了。跟著富人學投資,打敗巴菲特也不是天方夜譚。
史玉柱(微博)、雷軍(微博)、沈南鵬、周成建,這些已過不惑之年的大佬們,他們幾十年創(chuàng)業(yè)投資經驗沉淀出的投資哲學,值得你我共鑒。
保守的史玉柱有“三駕馬車”:保健品,銀行,互聯(lián)網(wǎng)
現(xiàn)在的史玉柱正從實業(yè)家轉變?yōu)橘Y本家,專注投資,開始從創(chuàng)造財富走向優(yōu)化財富的道路。他的經歷就像驚險的過山車:從少年得志登頂中國財富榜到5年后負債2.5億成為“中國首窮”;10年后,從“中國首窮”跨界一躍而成“保健巨鱷”和“網(wǎng)游先鋒”,并在2007年帶領巨人網(wǎng)絡成功登陸納斯達克,以500億身家躋身全球500富豪榜。
正因為擁有如此大起大落的經歷,讓史玉柱的投資變得更加謹慎,“可以說是那段經歷造就了我現(xiàn)在的投資風格——穩(wěn)健,或者說是保守。李嘉誠曾說過,投資首先是要看退出機制通暢不通暢,其次才是看收益高不高,我覺得很對,所以我想尋找的是風險不大、變現(xiàn)能力強的行業(yè)?;谶@種認識,我投資了銀行。我有自己的投資紀律,除了保健品、銀行和互聯(lián)網(wǎng),其他行業(yè)我基本不碰。原因就是,這三個行業(yè)都具有非常清晰的盈利模式。”史玉柱告訴理財周報記者。
也正因為穩(wěn)健的投資風格使他的金融投資獲利頗豐,5年之內翻了一番,最近又以大手筆繼續(xù)投資民生銀行,可謂出盡風頭。
沈南鵬看好醫(yī)療和新能源
他的投資履歷讓人目眩,他的慧眼獨具令人艷羨,他榮獲的投資殊榮無數(shù),他目前的身份是紅杉中國基金的創(chuàng)始人及執(zhí)行合伙人,他就是沈南鵬。
在國外投資銀行工作多年的他,曾創(chuàng)辦兩家上市公司——攜程旅行網(wǎng)和如家連鎖酒店,而經他投資的上市公司更是業(yè)界的標桿,不論是中國最大的戶外媒體分眾傳媒還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產服務公司易居中國,都彰顯著他投資的分量。
這么多年的投資經歷讓沈南鵬非??吹街袊t(yī)療健康行業(yè)和新能源行業(yè)。醫(yī)療健康行業(yè)將得益于醫(yī)改的推進,廣大的二三線城市和農村市場將是最大的機會。新能源行業(yè)中,太陽能和清潔技術等方面也面臨巨大的增長空間。
“我認為投資人應該更早地介入一些有潛力的企業(yè),這盡管比在上市前投錢風險要大得多,失敗幾率可能也很高,但成功后創(chuàng)造的價值就更大。”沈南鵬向理財周報記者傳授投資經驗。
而對于中產階級,沈南鵬也有話要說:“我的投資建議是盡可能地分散投資。其實如果能夠做到堅持長期分散投資,比如分別投資于外匯、期貨、房產、股票、基金等,長期的回報還是非常可觀的,尤其是在中國這樣高速成長的國度里。”
雷軍只投資熟人
前段時間,小米手機在網(wǎng)絡上的瘋狂熱銷讓雷軍成為媒體的聚焦點,他也因此被稱為 “中國的喬布斯”,他還有一個身份——金山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除此之外,他還有一個越來越重要的身份——天使投資人。
雷軍作為天使投資人在過去幾年中一共投資了20多個案子,平均每年三五家,其中比較知名的包括:凡客、多玩(YY)、大街、好大夫、UC瀏覽器,而這些企業(yè)的創(chuàng)始人都是雷軍所熟識的。雷軍在回答關于“為何投資凡客誠品”的問題時,如是說:“只因為他是陳年(微博),其實不關心他做的是凡客誠品還是什么。”
“只投熟人”——這就是雷軍投資的最大特點,因為可以降低投資成本。在他看來,天使投資的主力應該是身邊的人——家人、朋友,因此自己的投資只限于“朋友”和“朋友的朋友”——最多不超過兩層關系。
但雷軍會經常呼吁社會應給創(chuàng)業(yè)者一定的寬容,鼓勵他們失敗了重新開始,因為作為一名曾經的創(chuàng)業(yè)者,他深知創(chuàng)業(yè)不易。
周成建投資貴在專注
從農民到億萬富翁,從小裁縫到中國服裝界大佬——他是現(xiàn)代版青蛙變王子的完美演繹。他就是美特斯邦威的創(chuàng)始人周成建。
2008年8月28日,隨著美特斯邦威服飾股份有限公司A股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周成建登頂內地服裝首富寶座。當時他表示,“這么多年我只會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做衣服。我一直告誡自己要耐住寂寞。美邦要做全球的裁縫。”
然而一年之后,美邦投資3300萬元與其他兩家企業(yè)組建共同基金,受到外界對他專注的質疑,為此,他告訴理財周報記者:“發(fā)這個東西不代表我去做這個東西,會有專人去做這件事情。他們做什么,投什么我是不太關心的。我只不過是一個出資人的身份。”而他依然專注自己的服裝事業(yè),全力專注自己的新品牌Me&City。
第二章
向富人學管理:真誠是最大財富
理財周報實習記者 王小莓/文
每個人都會擁有不同的財富,不只是物質上的,更有精神上的,有些可以物化,但更多的是無法衡量的。該怎樣管理和對待自己的財富,看看這些富人們的哲學吧。
團隊的價值
華策影視遠離京城的喧囂,偏安風光秀美的杭州西溪,但5年間,趙依芳帶領的8個人,從注冊資金只有500萬的小作坊到成功登陸創(chuàng)業(yè)板,成為“中國電視劇第一股”,身家暴增至45億元。她所擁有的財富不只是賬面上的那些數(shù)字,更多地是跟隨她打拼到現(xiàn)在的團隊。
“我們公司一直都很好,要感謝天、感謝地、感謝菩薩,”趙依芳告訴理財周報記者,“特別感恩我們的團隊,我們當時稱為‘八大金剛’。”趙依芳將公司的成功歸為團隊的力量:
一是團隊配置比較好,二是志同道合。“我要提出一個問題,只要是好事,基本上大家不會反對的。我們在一起就像家人,都是于公的,不會私利的,打起來也不要緊,但打也不會打起來,出發(fā)點都是好的。”
對于團隊的管理,趙依芳非常注重培養(yǎng)團隊的價值觀,“企業(yè)的文化、行業(yè)的理想、企業(yè)的使命要不斷地說,用實際行動帶領他們。處于這個時代和行業(yè),就要做出自己的貢獻。另外,志趣相投很重要。”
目前趙依芳的賬面財富并沒有變現(xiàn),她告訴理財周報記者:“以后要給創(chuàng)始團隊的老員工更多的股份,給年輕的團隊以期權激勵,等變現(xiàn)后給曾經幫助過自己的恩人買一輛豪華跑車。”
真誠待人是最大的財富
成立于2005年的北京風行在線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網(wǎng)絡視頻公司,目前日均用戶數(shù)已達到2200萬人。近日,獲得百視通3000萬的戰(zhàn)略投資,更是如虎添翼。
無疑,風行成為業(yè)界的一匹黑馬,也許和其創(chuàng)始人羅江春的管理哲學密不可分。他告訴理財周報記者,“在風行的人才觀里,公司跟每個成員不是雇傭關系,而是合作關系,希望同事在自己的職位上獲得成功。而且風行擁有開明、包容和Open的文化,比如《非你莫屬》中和張紹剛沖突的劉莉莉就在我們公司做主持人。”
談到管理,羅江春說:“我最驕傲的一點是這么多年,我們的經理級別以上的管理團隊是零流失率,這在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我沒見到第二家。” 他將這歸結為自己的真誠。“而且我們很專注,只做影視點播這一件事,其他同行都走了一些彎路。”
雖然現(xiàn)在帶領著500多人的一個團隊,但羅江春卻有著質樸的財富觀,他告訴理財周報記者:“回國幾年,自己和另一個創(chuàng)始人沒領一分錢的工資。平時我也不怎么花錢。但我認為人重要的是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一些能夠去影響別人的事,當你做成以后,財富也不會虧待你的。”
財富是成就事業(yè)的工具
2008年,周成建帶領的美特斯邦威成功上市的時候,也是其登頂內地服裝首富寶座之日。然而在十多年前,他還只是一名普通農民。憑借著一股對服裝業(yè)的執(zhí)著,成就了服裝界的一段佳話。他也曾感慨中國服裝業(yè)最缺的精神就是執(zhí)著。
對于人員的管理,周成建有自己獨特的管理哲學,他解釋說:“‘疑人論’講的是公司不貽誤或浪費人才,同時也有規(guī)范的約束和監(jiān)督機制;‘長短論’講的是公司讓每個人找到施展才華的舞臺,也具備包容成員不足的度量和胸襟。”
而對于財富,他則直言:“錢不是目標、不是結果,也不是消費品。錢是成就事業(yè)的工具。”對于自己的事業(yè),他坦言,“ 在事業(yè)上追求,除了給自己物質上的享受外,我們也要給社會、給后代留些東西,那才會有意義。但是也不能完全為物而累,為子孫后代而累死,我們這代人也尋求一些現(xiàn)實,追求一些當下生活的愉悅。”
財富只是虛幻的數(shù)字
史玉柱的傳奇不僅是其跌倒后屹然起立,更是其站起來后償還了曾背負的巨額債款2.5億。
巨人大廈的轟然倒塌讓史玉柱從云端跌到谷底,負債幾億的他曾承諾“欠別人的錢一定會還的”并如愿償還。
早在1992年,當他與前妻離婚時,就將賬戶上的19萬全部給了前妻。當“腦白金”紅遍大江南北的時候,也自然成為上海市民營企業(yè)中的納稅大戶。當他面對富豪榜時,他說:“錢最多只能拿來衡量自己事業(yè)上的付出以及團隊的經營水平,但絕對不能衡量人本身。”
在負債累累的日子里,他的創(chuàng)業(yè)團隊不但沒有離開他,反而借錢給他助他東山再起。這就是史玉柱的魅力,他的秘訣是:“當你的企業(yè)不能給員工足夠的物質利益時,你所能夠讓員工信賴的就是你的內心真誠和你的堅定理想。”
第三章
富人2種消費:許家印17億玩足球 劉永好愛回鍋肉
關于富人的傳說總是不絕于耳。人們很容易相信,富豪們會在歐洲的奢侈品牌店掃貨,或者駕著私人游艇在海上樂得逍遙,又或許是時常出入于奢華會所。
事實果真如此?那些奉行奢侈主義的富人,總是很耀眼,他們的豪車,豪宅,穿戴等等,無時不在提醒著人們,“這是個有錢的主”。
然而,還有很多人,他們遵循著另一套消費哲學,甚至比普通人更為節(jié)儉,在人群中,甚至不會惹人多看一眼,但他們是真正的富豪。
據(jù)招商銀行與貝恩咨詢在4月發(fā)布的《2011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今年,中國可投資資產1000萬以上的富人將達59萬。
個人愛好背后的奢侈
財富似乎天然對應的是奢侈。富人們自然成了奢侈主義代言人。一些新富甚至不惜代價炫耀自己的財富。
據(jù)世界奢侈品協(xié)會今年1月公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奢侈品市場年消費總額已達126億美元(不包括私人飛機、游艇與豪華車),占據(jù)全球份額的28%,中國已成為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
5月,中國足球再一次讓世人震驚。世界杯冠軍教練馬塞洛·里皮加盟廣州恒大足球俱樂部。64歲的里皮得到的禮物是:珠江畔的望江別墅,私人游艇,以及高達1000萬歐元的年薪。
這一切的背后仿佛是恒大地產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揮金如土的瘋狂。他有一個偉大的足球夢。許老板熱衷于奢侈品,他喜歡愛馬仕,勞斯萊斯,擁有自己的私人飛機。然而,與足球相比,這一切不過是“浮云”。
對于許家印而言,足球才是最大的奢侈品,在過去的3年,他已經在恒大足球俱樂部花掉了17億元人民幣。
恒大俱樂部像是一個“成人玩具”,足球“資深玩家”、曾經的俄國首富阿布拉西莫維奇用9年14億歐元最終換來了一座足以銘刻青史的歐冠獎杯。
當然,對于更多的富人而言,他們的玩具是名品,是豪宅、豪車、游艇和私人飛機。
榮智健早在12年前便花3億港元買下了一架私人飛機,他同時擁有香港最奢華的私人游艇。而在倫敦,榮則在私人馬場養(yǎng)著4匹分別名為“天演”、“活力先生”、“奔騰”和“昆侖”的冠軍級名馬。
巨力索具總裁楊子則有一輛亞洲最長的“悍馬”。這輛豪車長達10.5米,軸距約8米。他的手機則是價值22萬美元的VERTU手機,甚至他的每張名片造價也達45美金。
隨著私人飛機漸多,女富豪宋謹看到商機,干脆在武漢開設了一家私人飛機4S店。
另一種消費
然而,“奢侈”、“炫富”并不是白手起家的富人們的標簽,他們中的很多人事實上非常低調,對于個人消費有時甚至節(jié)儉得令旁人吃驚。
關于臺塑集團創(chuàng)始人王永慶“一條健身毛巾用27年”,李嘉誠一套西服穿10年等等這樣的故事我們經常能聽到。
盡管有些故事聽來“聳人聽聞”,但這些富豪們的消費哲學,也可窺一斑。
“鐘表大王”劉錦成并沒有口叼名貴古巴雪茄的“Boss范兒”,他抽的是10元以內的“中南海”,戴的是自己工廠產的手表。他說除了投資,自己最大的開銷是在北京、香港等地的幾處房屋,“這是自己住的,是必需品”。他對理財周報記者說,對于游艇這樣的奢侈品幾乎沒有概念。
不過,劉錦成自稱并非刻意節(jié)儉,他表示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去消費”。
前首富劉永好則自曝愛好簡樸生活。他不會高爾夫,也不會沖浪,最大的消遣和愛好是看書、運動和攝影。常點的菜則是麻婆豆腐、回鍋肉、螞蟻上樹。
“光伏大佬”苗連生也不喜歡在自己身上花錢。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一球成名”之后,這位中國英利實際控制人的個財富已經超過140億元,成為河北首富。
不過,苗連生的消費觀很簡單,對于個人生活,他很容易知足,“一是不為吃飯的錢發(fā)愁,二是穿衣服不要名牌,干凈得體就行,三是住的寬敞舒適就行”。
相比于苗連生,他的河北老鄉(xiāng)盧慶國更為簡單。
“以前怎么樣過,現(xiàn)在還是怎么樣。”面對理財周報記者,盧慶國說道。盡管身為晨光生物的董事長,坐擁2億身家,但他一直奉行著萬事節(jié)儉的生活態(tài)度。
出現(xiàn)在記者面前的盧慶國,依然是一副上世紀末國營小五金廠廠長的打扮:一件已經有些起皺的條紋襯衣,黑色的舊西褲提得很高,腰間掛著一串鑰匙。
盧慶國的理想是如他的“偶像”王永慶一般,打造一個實業(yè)王國。對于公司投入,他從不猶豫,甚至為此幾乎與合伙人拆伙。但在生活中,盧顯得吝嗇很多,他住公寓房,步行上班,他最大的業(yè)余消遣是收藏各種各樣收音機。
雖然億萬財富能夠讓這些富人們買下無數(shù)的愛馬仕腰帶,或者巴寶莉的挎包,但他們也會“錙銖必較”。
女富豪董明珠,不希望人們在買格力空調的時候討價還價,但她坦言自己買服裝的時候經常會選擇打折品。“冬天買夏天的衣服,夏天買冬天的衣服”,這是她的經驗。
第四章
24小時細節(jié)決定你的財富數(shù)量
理財周報記者 歐陽夢雪/文
從2000年開始的一年一度的巴菲特午餐又要拉開序幕。去年,這一午餐的拍賣價格是234.57萬美元,盡管已經奪標,中標者卻又將價格提升了幾十萬美元,達到262.64萬美元來表達對巴菲特的敬意。
只是這個中標者與前任不一樣,神秘,不愿意暴露身份,而外界多猜測其來自中國。因為他報價的時間為亞洲時間,而且報價方式類似中國人的經商方式。
昂貴的巴菲特午餐
第一個把巴菲特午餐推向200萬高價的人是中國人,趙丹陽。2008年,奧運會在北京舉辦前夕,趙丹陽的報價是211萬元。這個價格是前一年價格的三倍。趙丹陽說出高價是為了表達對巴菲特的謝意。因為他遵循巴菲特的理念在投資上獲益頗豐。
在紐約的史密斯&沃倫斯基牛排館里,趙丹陽帶著妻兒還有朋友終于見到了巴菲特。趙丹陽被稱為中國的“私募教父”,是赤子之心中國成長基金會的創(chuàng)辦人。事后,趙丹陽告訴媒體,這一經歷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巴菲特的意見會惠及一生。
2010年,巴菲特來北京參加比亞迪的活動。理財周報記者見到的他已經有無法掩飾的年邁與老態(tài),可是他看上去慈祥,說如果他上大學的時候有這種車,就不愁交不到女朋友了。
眾所周知,巴菲特午餐的所得將用于慈善。在趙丹陽之前,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中國人是段永平。大部分人對這個名字的熟悉程度不如對小霸王游戲機以及步步高電話的熟悉程度。小霸王是在段永平手上發(fā)展起來的,他因為管理層激勵無法實現(xiàn)而出走。步步高則是由段永平一手創(chuàng)立。
2001年,段永平移民美國,開始從事投資。2003年,他以一美元的價格吃進網(wǎng)易股票,一年多以后,收益超過50倍。這幾年中他就有想法參與競拍巴菲特午餐,但是英語水平有限一直拖延至2006年才實現(xiàn)。
這一頓價格昂貴的午餐是一種新型奢侈,關于慈善。如趙丹陽所說,巴菲特午餐難以用金錢衡量。富人的一擲千金有時并不只是對享受的追尋。
關于享受生活
大部分白手起家的企業(yè)家都在吃、穿上保持了樸素的作風。廈門乾照光電的董事長鄧電明中午休息時經常是與員工們在食堂一起吃飯。深圳拓日新能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李粉莉在加班的時候也只能吃個泡面或者叫個盒飯。
華誼的王中軍與大部分國內的企業(yè)家有那么一點不太一樣。出生于1960的他今年已經五十二歲,可是你很難想象他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齡。如果用通俗的話來說,他看上去很“潮”。
王中軍的身材仍然沒有走形,沒有大腹便便,看上去像剛過了四十。他經常穿的衣服是阿瑪尼。一件V領的T恤,下面是深色褲子。肩上還系了一件針織外套。
衣著只是一個人品味最直觀的表露。王中軍為人所知的還是他對名畫的收藏。王中軍的別墅是歐式的,上下兩層。室內泳池的裝飾風格采用古希臘式,泳池周圍立有雕像。這棟別墅與其他人的別墅不一樣的地方在于名畫,不論走到哪一個角落幾乎都能看見名畫。
王中軍并不樂意廣泛宣傳他的名畫收藏,但是卻絲毫不掩飾自己在審美上的自信。他說起即將上映的華誼新片《畫皮2》,首先提到的就是劇中華麗的造型。對于正在談判合作中的產業(yè)集群的新項目,他也說將主要負責園區(qū)的建筑美學部分。
王中軍曾經赴美留過學,最早從事廣告業(yè),現(xiàn)在從事的影視娛樂行業(yè)造就了他與一般實業(yè)的企業(yè)家不一樣的個人風格。
與時間賽跑
今年登上內地富豪榜首位的三一重工梁穩(wěn)根愿意花5個小時與德國商人談判,也不愿意在生活瑣事上花上一分鐘。綠城中國的宋衛(wèi)平衣服是姐姐買的,她買什么宋衛(wèi)平就穿什么。
每個人每天都只有24個小時。很多企業(yè)家都會告訴你,他們每天最早來辦公室,最晚離開,每天的工作時間甚至超過12個小時。
觀瀾湖集團董事會主席朱鼎健就是如此。他每天留給自己的時間只有一個小時,用來鍛煉以及陪家人。
與朱鼎健一樣熱衷于鍛煉的還有走秀網(wǎng)CEO紀文泓,他幾乎每天也要花一小時來鍛煉。
雖然是女人,何巧女卻很少有時間睡美容覺。很多年以來,她都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
盡管時間緊迫,這些企業(yè)家們總有一部分時間是留給書本與信息的。智飛生物的董事長蔣仁生特意聘請了兩個人每天給他找國際上最新的關于疫苗的新聞與科研動態(tài)。